“宰相59人,大将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禦史11人,刺史211人。
上下兩千年間,山西聞喜“裴氏家族”豪傑俊邁,在中外曆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本報記者 楊萬福 梁俊民 李青英
春暖花開,時值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本報采訪組走進山西省聞喜縣,探尋“裴氏家族”的“千年榮顯”之鑰,以期弘揚學、政風尚。
皇帝欽賜 中國唯一冠“喜”縣名
中國兩千多個縣,隻有一個帶“喜”字的縣,這就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
曆史上聞喜之地,是中國龍文化的發源地,是傳說中著名的“董父豢龍”的發生地。相傳虞舜時期,有一個叫董父的人,系皇帝裔孫,駕一葉扁舟,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用魚竿為舜帝調教水中蛟龍。湖邊一日,世上千年,轉眼20個春秋過去了,湖中蛟龍漸漸長大,在舜帝和大臣面前,披着黃色的鱗甲,騰空而起,飛向雲霄。
巨龍騰飛,乃祥瑞之兆,預示國泰民安。四千多年過去,今天,我們正處在國泰民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聞喜曆史悠久。曲沃是聞喜最古老的稱謂,曾經是晉國都城和宗邑。秦一統天下後,改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曲沃改名左邑縣,屬河東郡。同時又置立桐鄉縣。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 ,漢武帝劉徹從長安出發,過黃河,計劃到河南巡視仙人登天留下的石頭足印。停駕桐鄉時,正好收到官軍破南越(當于今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呂嘉叛亂的捷報。龍心大喜,當即诏令将桐鄉縣改名聞喜縣。從此,全國唯一冠“喜”字縣名誕生。唐初,雖然曾恢複過桐鄉縣,但時間很短又廢置了。聞喜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聞捷而喜,皇帝賜名,是獲福之兆。兩千多年過去了,聞喜人民正獲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幸福感中。
世紀佳話 偉人“問詢”寓意深邃
毛澤東主席博覽群書,通古曉今。雄才大略,指點江山。偉人一生留下許多告誡黨員領導幹部的佳話,寓意深邃,引人無限遐思。
1958年3月8日至26日 ,中共中央在成都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新中國成立8年來的工作,研究經濟建設有關問題,确立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會議期間,毛主席率領參會的代表到成都非常有名的名勝古迹武侯祠參觀。當看到武侯祠祠堂的碑文落款時,毛主席問随行的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你知道裴度這個人嗎?山西有個聞喜縣,你知道這裡出過多少宰相嗎?陶魯笳顯出慚愧的容色回答說,我還不知道。毛主席随機教導說,領導幹部要多看書,了解曆史文化,熟悉風土民情。
在聽取陶魯笳彙報山西缺水,有引黃河水入汾河的設想時,毛主席十分贊許地說,山西聞喜有個裴氏家族,出了很多名卿賢相,為國家和人民做了許多好事。我們共産黨的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衆,傾聽人民群衆呼聲,為人民群衆排憂解難。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班子,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深入人民群衆之中,了解民之所盼,踔厲奮發,嚴懲腐敗,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彰顯了當代共産黨人的世紀傳承。
家風家訓 打開“千年榮顯”之鑰
距離聞喜縣城約25公裡的裴柏村,村不大,人不多,卻赫赫有名:給武侯祠題寫碑文的唐朝宰相裴度就出自這個村子,中國曆史獨有的“千年榮顯”的裴氏家族就出自裴柏村。
裴柏村所以被稱為”中華第一宰相村”,是因為正史立傳與載列者,裴氏家族就有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在上下兩千餘年間,裴氏家族先後出任過59位宰相,59位大将軍,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禦史11人,刺史211人。
自漢、魏,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華民族的曆史進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蘊、裴矩、裴他、裴讓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樞等;軍事家有裴行儉、裴茂、裴潛、裴叔業、裴邃、裴駿、裴衍、裴寬、裴果、裴文舉、裴鏡民、裴濟等;法學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裴氏家族湧現出如此衆多的人才,密鑰是什麼?
讀書是裴氏家族世代尊崇的家風。讀書求知,學習治國理政本領,是裴氏家族成員共有和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裴氏家族的家規中,規定家族成員考不上秀才者,不準進入裴氏宗祠。中國封建制度下,家規具有十分重要的威懾和教育作用。在這個嚴厲的家規約束下,裴氏家族成員,世世代代從小養成了讀書學習的好風氣。
尚德是裴氏家族世代遵循的家訓。文官清正廉潔,上效國家,下恤百姓;武将橫刀立馬,保家衛國,不懼生死,是裴氏家族成員共有的另一顯著特點。裴氏家族的家規中,同樣規定了家族成員中為官貪腐者、為武怕死者不準進入宗祠。在傳統文化教育下,裴氏家族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好官良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人民呼喚千千萬萬的好官良将。
庚續前行 建設美好幸福聞喜
曆屆聞喜縣委、縣政府班子,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和運城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為建設、發展聞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任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四個自信”、樹立“四個意識”、牢記“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帶領全縣人民,為建設美好幸福聞喜,奮發有為,庚續前行。
聞喜縣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百強縣、全省林業“六大”工程先進縣、全省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工程先進縣、全省現代農業示範縣、省級平安縣、省級藥品安全示範縣、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縣、省級“雙擁模範縣”。
聞喜地形地貌瑰麗。山河雄偉壯麗而多姿多彩,溝壑縱橫交錯,磨盤嶺星羅棋布,東部中條山層巒疊翠,林嘯水吟,西部稷王孤峰獨标,中部涑水河谷平坦富饒,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礦産豐富,環境優美。
聞喜區位交通便捷。位于山西省南部、運城市北端,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大運二級公路、大西高鐵縱貫其境,聞(喜)垣(曲)高速、聞(喜)合(陽)高速橫穿而過,距離運城機場僅20分鐘左右路程,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聞喜文化底蘊深厚。曆史悠久,源遠流長。人傑地靈,文化燦爛。三國時期魏國名将毋丘儉,東晉著名文學家、訓诂學家、堪輿學鼻祖郭璞,南宋名相趙鼎及“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都是聞喜人。革命戰争年代,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就是從聞喜打遊擊走出去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植棉能手吳吉昌、小麥專家劉忠義和林業勞模張良忠曾馳名全省和全國。改革開放後,又湧現出了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
聞喜農業優勢凸顯。耕地面積81.9萬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也是全省優質小麥生産基地縣,經過多年來的持續發展,農業上形成了“糧、菜、果、藥、畜、苗木”六大主導産業布局,擁有牧原養殖、象豐農牧、康培苗木、唯源調味和衛嫂馍等多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聞喜工業極具潛力。經過多年來持續發展,培育形成了鋼鐵、金屬鎂、玻璃、建材、化工、陶瓷、綠色食品等主導産業,擁有全省第二大鋼鐵企業——山西建龍,國家級鎂及鎂合金産業基地——銀光鎂業、全國日用玻璃行業龍頭企業——宏偉玻璃、全省最大的清潔環保型水泥企業——冀東水泥等一批優勢企業,是全省最大的原鎂及鎂合金生産出口基地和日用玻璃器皿生産加工基地。目前正在以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平台,打造中西部地區精品鋼生産制造基地、黃河金三角區域綜合性工業服務基地,建設新型工業強縣。
難忘聞喜,喜從中來!
《中國新聞日報》(2023年05月19日03 版)
https://www.chinanna.com/?location=block&sid=66&pid=56&did=233&cid=18809
責任編輯:李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