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壬寅年立冬的北方,回憶昨夜與秋的暢享,沒有眼淚沒有悲傷,隻有激情燃燒在胸膛。當我手捧一朵南山的金菊,默默的獻給秋的時候,秋,含笑拒絕了我,秋的話至今還仿佛在耳邊震響,“你采南山的菊,不必給我,請你珍藏我的金色回憶,明天去等一場北方的雪吧!記住啊,那晶瑩剔透的雪粒,正是我秋霜聚集之地。”
秋,走了。把天地留給了冬。誰能尋得,秋在冬天裡的印迹?人,倘若走了,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誰能記住,他一生奮進的軌迹?秋風折盡西子柳,留下霜晶作雪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秋,無聲無息的把美留給了冬,我們人類,還有什麼不能奉獻給生我養我的九百六十餘萬平方公裡的祖國呢?
我,站在東海之濱,回味秋,任憑今晨的冬風飄滿一身。昨夜與秋把酒言歡的濃濃餘香,與冬風共振,一直纏綿着我的五官,久久的不舍離斷。我,再次握住秋的酒杯,仿佛看到了杯裡滿滿的全是秋的影子,那秋水的清澈,如東海的碧波;那秋山的紅葉,如東海的朝霞;那秋風的頻率,共東海的濤聲!我心随意走的又一次舉杯空吟:“一杯離别酒,未盡卻兩分。萬水千山路,孤秋誰伴行?江南遺秋影,塞北捕秋聲。東海奏秋琴,西子有秋馨。”
我,站在西部的大漠戈壁,回眸秋,眼前少了冬雪的風光,仍然是秋,不盡的倔強。一色的胡楊林迎着冬天的第一抹陽光,層層散發着昨天秋的金黃;一望無邊的戈壁灘,在冬天的第一縷朔風下,點點綻放的還是昨天秋的餘香。可可托海的鐘石山,在冬天的第一個早上,敲響的首聲是“秋,請你走好”;内蒙古的響沙灘,在冬天的第一個日子,唱起的首歌是“秋,讓我難忘”!
秋,帶着深深的愛,離去了。冬,滿懷着一顆冰心,正向着你我走來。秋,把她的無限美麗留下在我你的記憶裡;秋,把她的情義接力棒鄭重的交給了冬!我們在秋冬交接的時刻,是否準備好了,準備好了與冬鬥嚴寒,與冬叙儲藏,與冬共梅芳?秋,讓我們收獲了碩果累累;冬,正為我們開放了滿園雪浪!不是嗎,朋友們?
我,站在海南的天涯海角,尋找冬的陽光。在這裡不見冬的嚴寒,不僅仍然處處可見秋的風采,響徹秋的音響,還能處處捕捉春的遺迹,夏的風光。在這裡,有“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景緻;在這裡,有“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的夏影;在這裡,更有“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鹜與落霞齊飛”的壯闊秋卷。看着祖國的南海立冬不見冬,滿目春夏秋的美色無垠的景緻,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似乎又被昨夜與秋共飲的美酒陶醉了,醉在了祖國的大好江山裡,醉在了人民的心海裡,,,,,,
耳邊,忽然響起了潤之先生的《沁園春長沙》之聲,潤之先生那帶着濃濃的湘音吟誦的秋景又在眼前一亮:“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怅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誰主沉浮?我被問醒,當我扣心自問之時,我又突然又想起習近平同志在黨的二十大開幕式上所作的報告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那句話,所以心中在默默的送别潤之先生、送别壬寅之秋的時刻,在心中莊嚴肅穆的回答,蒼茫中國大地,誰主沉浮?當然是中國人民,當然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十四億中國人民!有了黨,有了人民,你我在壬寅年的冬季,還有什麼困難不可戰勝,還有什麼險阻不能跨越嗎?
早上好!(讷建宏:壬寅年十月十四日,零八時二十九分,今日立冬。)
責任編輯:董晨曦